辨证论治虚阳证86例

辨证论治虚阳证86例

一、辨证分型治疗缩阳症86例(论文文献综述)

高霞[1](2021)在《从伏邪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本研究基于伏邪理论及方证辨证理论,以伏邪理论为指导思想,以方证辨证为治疗手段,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真武汤治疗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3-4期患者,观察该方法对CKD 3-4期患者的中医证候及实验室指标的影响,评估该方法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CKD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研究。将选择的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5例。对照组给予降糖、降压、降脂、抗凝等治疗,试验组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真武汤加减内服,水冲服,日一剂,疗程为8周,分别在第4周和第8周进行数据统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进行疗效判定,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分析治疗前后中医证候总积分、主要证候积分、血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肾小球滤过率(Glomerular Filtration Rate,GFR)、尿酸(Uric Acid,UA)、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β2MG)、胱抑素C(Cystatin C,Cys C)、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变化,分析治疗效果,并评定其安全性。结果:(1)治疗期间对照组有2例患者脱落,试验中有68例有效病例,试验组35例,对照组33例。(2)中医症状总积分:治疗4周,试验组有效率为37.14%,对照组有效率为6.06%,两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Z=-3.067,P<0.01);治疗8周,试验组有效率为80%,对照组有效率为57.5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19,P<0.05)。并且试验组在改善恶寒、咽喉肿痛、精神萎靡、肢体困重、水肿等症状方面优于对照组。(3)临床总疗效:治疗4周,试验组有效率为97.14%,对照组有效率为90.91%,两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Z=-4.917,P<0.01);治疗8周,试验组有效率为82.86%,对照组有效率为75.76%,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0.036,P<0.05)。(4)肾功能:治疗4周与8周,两组e GFR、BUN、Scr、UA、CRP、Cys C及β2MG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BUN水平:治疗4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周,两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UA水平:治疗4周与8周,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Scr水平:治疗8周,两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e GFR水平:治疗8周,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该试验在改善肾功能方面有较好效果。(5)炎症因子:CRP水平:治疗4周与8周,两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组间比较:治疗4周与8周,两组差异均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1),提示该试验能够改善炎症状态。结论:在伏邪理论与方证辩证的指导下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真武汤治疗CKD3-4期中医证型属表里虚寒证的患者,能够保护肾功能,改善炎症状态,提高临床疗效,并且未见不良反应,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杨朝旭[2](2020)在《基于“金水相生”理论应用冬虫夏草联合聚精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观察冬虫夏草联合聚精丸治疗男性不育症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论证“金水相生”理论指导下冬虫夏草联合聚精丸可有效改善精子质量,冬虫夏草可提高补肾法疗效,为治疗男性不育症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从2018年6月至2020年2月就诊于我校附属医院男科门诊的患者中,筛选满足入组条件的受试者90人,按照随机数字表发分为聚精丸组、虫草组、联合组,每组各30人,聚精丸组予口服聚精丸,虫草组予口服冬虫夏草纯粉胶囊,联合组于口服聚精丸+冬虫夏草纯粉胶囊。采用患者前后自身对照,由于男性精子产生周期为74天,故本研究观察周期为12周,84天。观察并记录治疗前、治疗4、8、12周后患者精液参数变化(精子浓度、精液量、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精子DNA碎片化指数变化,并对实验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其临床效果。结果:1.经治疗后组间比较三组精液基本参数中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DFI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精子浓度及精液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三组常规精液参数改变:①聚精丸组治疗后精子浓度由治疗前(23.76±23.19)106/ml提升至(30.33±31.51)106/ml;精液量由治疗前(3.47±1.39)ml提升至(3.64±1.09)ml;PR由治疗前(16.53±6.79)%提升至治疗后(24.74±11.24)%;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由治疗前(1.75±1.14)%增加至治疗后(2.73±1.86)%;DFI 由治疗前(28.47±16.58)%下降至(16.85±8.52)%②虫草组治疗后精子浓度由治疗前(36.36±19.05)106/ml降低至(32.11±17.92)106/ml;精液量由治疗前(3.97±2.52)ml提升至(4.36±2.04)ml;PR由治疗前(14.40±8.64)%提升至治疗后(22.71±13.60)%;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由治疗前(3.07±2.23)%增加至治疗后(5.03±2.99)%;DFI 由治疗前(24.43±15.33)%下降至(15.90±7.39)%③联合组治疗后精子浓度由治疗前(41.78±46.06)106/ml提升至(42.96±43.98)106/ml;精液量由治疗前(3.49±1.54)ml提升至(3.87±1.83)ml;PR由治疗前(15.39±8.58)%提升至治疗后(30.05±14.24)%;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由治疗前(2.26±1.42)%增加至治疗后(4.16±2.86);DFI 由治疗前(26.51±11.62)%下降至(15.26±6.93)%3.治疗后总疗效分析:①临床疗效方面:三组经治疗后病情均有不同程度改善,综合疗效上联合组总有效率96.42%,虫草组总有效率78.57%,聚精丸组63.33%,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在总有效率上优于聚精丸组及虫草组(P<0.05);虫草组在总有效率上优于聚精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联合组在治疗男性不育症上更具有优势。②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方面:治疗12周后,在精子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方面,三组经秩和检验得出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联合组效果明显优于其它两组(P<0.01),聚精丸组疗效优于虫草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冬虫夏草联合聚精丸这种“肺肾同治”方法在改善前向运动精子百分率上优于单纯补肾法。③精子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方面:经秩和检验三组间在改善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的差异上有统计学差异(P<0.05),虫草组对比聚精丸组、联合组改善精子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效果优于其它两组(P<0.05);联合组效果优于聚精丸组(P<0.05)。说明联合用药对于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的改善效果更佳。④降低精子DFI方面,三组经秩和检验得出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在改善精子正常精子形态百分率上联合组效果优于其它两组(P<0.05),虫草丸组疗效优于聚精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改善精子DNA碎片率上联合组效果明显。结论:在“金水相生”理论指导下用药,使用冬虫夏草联合聚精丸可有效改善精子质量,并可显着改善精子DNA碎片率。采用“金水相生”理论指导下使用冬虫夏草可以提高补肾法疗效,且安全性好,治疗思路值得日后临床借鉴推广。

李文鹤(Lee Man-hork)[3](2019)在《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焦虑症是中国最常见的精神疾病。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观察其疗效和安全性。同时透过收集和分析近20年来的脐针临床文献资料,总结脐针治疗情志疾病的操作规律,为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方案制定和发展提供依据。方法:包含“文献分析”及“临床研究”部分。文献分析:计算机搜检中国知网(CNKI)、维普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万芳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F)四个主要的数据库,搜寻有关脐针疗法的文献报道。检索词为“脐针”或者“神阙针”,检索1999.1.1~2019.8.15期间国内发表的脐针文献,重点挖掘脐针治疗情志病的临床研究文献数据作统计分析。临床研究:纳入符合广泛性焦虑症诊断的患者64例,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治疗组用脐针治疗,对照组用常规体针治疗。全部病例经中医辩证后按实证(肝气郁结证)及虚证(心肾不交证)施治。脐针组以医易脐针理论为指导,实证者脐部下针方位依次顺序为:震位、巽位、干位;虚证者下针依次取:坎位、离位、坤位、干位。两组疗程同为每周2次,5周为一疗程,共治疗10次,每次留针30分钟。疗效观察量表中,主要量表为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医证候积分表;次要量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总评分。纪录两组患者在针刺治疗前、治疗后、疗程结束后一个月及疗程结束后三个月,4个不同时点主要及次要评价量表的积分数据,分析当中的变化以评估疗效。收集数据后,使用PASW Statistics 18.0统计分析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用平均标准偏差(±)测试水平设定为a=0.05。正态分布数据,两个独立的样本之间的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f检验(T Test);两个独立的样本组两者之间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两组或多组间构成比比较采用四格表Pearson 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检验。结果:文献分析:搜出有关脐针文献71篇,符合用作临床研究的文献有42篇,共获得到7类病症系统,32种病症。脐针治疗疾病按文献数量排序,失眠8篇文献占19%,连同其他情志相关文献共12篇,占整体文献量28.57%,临床治疗平匀有效率为93.27%,说明脐针有效治疗情志病。治疗规侓以治疗总疗程为20日,治疗间隔为每日一次,留针时间以30分钟最为常用,针刺操作讲求进针方位次序,八卦方位使用频次最高是坎位和离位。常用评价量表为中医临床证候量表、HAMA、PSQI。临床研究:过往未见有专研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研究,值得进一步探索。本研究纳入患者64例,完成61例,脐针组31例,体针组30例。两组治疗后主要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焦虑自评量表(SAS)、中医症候总积分量表结果显示,两组治疗后总积分皆较治疗前有所下降,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脐针和体针都能改善焦虑症状态。治疗后,HAMA、SAS、中医症候总积分,两组组间比较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5),即两组在改善焦虑状态的效果相若。但治疗后一个月随访显示,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表示脐针组的持续疗效胜过体针组。治疗后三月个,两组患者的HAMA、SAS、中医症候总积分都见反弹,脐针组HAMA、SAS和体针组比较,有统针差异(P<0.05),效果优于体针组,中医症候总积分,两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中医症候总积分量表现相似,患者症状都见改善,两组之间无差统计差异(P<0.05),治疗结束一个月后随访,脐针组持续有效,体针组则出现复发情况,两组相比有显着性差异(P<0.05)。脐针组中医症候总积分量表和PSQI在治疗后第三个月随访,脐针组出现大于体针组的反弹,提示脐针组在治疗后三月个,在改善中医证状和失眠症状方面的疗效减退,虽然脐针组量表积分表现仍较体针组为优,但在统计学上,两组间无显着统计学差异(P>0.05),被认为两组在改善患者睡眠质素和中医证候的疗效相若。从患者治愈程度比较,脐针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有效率为74.19%;体针组有效率为43.33%。两组间有效率比较为P=0.01.有统计学差异(P<0.05),脐针较体针组更有效地改善焦虑症状。治疗一个月后,脐针组HAMA的有效率为80.65%;体针组有效率为36.67%;三个月后随访,脐针组HAMA有效率为77.42%;体针组有效率为23.33%,两组在三个阶段的治疗有效率,都存在明显有差异(P<0.05),脐针治疗改善广泛性焦虑症中长期效用而言,较体针组有效。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治疗后及三个月随访脐针组和体针组在总有效率方面,P值分别为P=0.29(P>0.05)及P=0.2(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即两组治疗后及三个月随访,中医症状方面获得的改善情况相若。但脐针在治疗后一个月,有效度优于体针组P=0.00(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脐针组和体针组在全部临床研究治疗过程中,匀无出现不良反应。结论:脐针临床应用于治疗情志病的疗效显着,目前临床缺乏脐针疗法临床操作规律及脐针应用于广泛性焦虑症研究。透过本次临床研究,证实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疗效更胜或等同体针,脐针在治疗后一个月的有效度明显较体针为优,初步填补相关研究之不足。

席宇[4](2019)在《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文中认为目的:全面挖掘和搜集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中涉及到的病种,并进行分类,为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的系统化研究奠定良好基础。编制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汇总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析高发病种危险因素。为提高土家族人民防病治病能力,为相关部门制定综合性的防治措施和卫生政策提供一定依据。方法:1.文献研究法:在对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全面收集的基础上,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进行深入系统的整理和分析。2.统计归纳法:建立Excel表格分类整理土家族病种,以频数统计法记录病种频率,归纳总结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3.比较研究法:比较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的命名特点、分类特点、高发病种的分布特点等。结果:1.不同地域、不同流派的土家医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的命名有一病多名、一名多病的情况,但无论是哪个流派的土家医都习惯将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按类别进行分类。2.一般命名法病种是排除土家族传统医学传统命名法的病种,它既包含部分中医学疾病病种,也包含部分西医学疾病病种。3.根据临床医学对疾病的分类方法,将搜集到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按照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官科、皮肤及性病、男科这七大类别进行分类整理。土家族传统医学传统命名法和一般命名法内科病种分别有334个、84个;外科病种分别有119个、40个;妇科病种分别有89个、10个;儿科病种分别有97个、10个;五官科病种分别有95个、22个;皮肤及性病病种分别有43个、21个;男科病种分别有28个、6个。4.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和一般命名法疾病谱中,呼吸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肺痨(20次)、咳嗽(59次);循环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飞蛾扑心症(19次)、高血压(19次);消化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屙痢症(21次)、痢疾(45次);神经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白虎症(14次)、中风(28次);泌尿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尿石症(9次)、肾源性水肿(21次);血液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红痧症(7次)、贫血(4次);免疫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九子疡(11次)、淋巴结核(15次);运动系统高发病种分别是冷骨风(15次)、风湿性关节炎(104次);外伤科高发病种都是跌打损伤(频率分别是134次,23次);皮肤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珍珠痘(10次)、痈疽(37次);性病高发病种分别是湿霉(8次)、淋病(2次);妇科高发病种分别是闭经(18次)、月经不调(41次);儿科高发病种分别是小儿疳积症(15次)、小儿消化不良(13次);五官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火眼(20次)、咽喉炎(41次);男科高发病种分别是缩阴症(13次)、勃起功能障碍(7次)。结论:1.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命名各具特点,尤其是传统命名法病种极具民族特色,有一定规律可循。两种命名方法的病种分类存在相互杂糅,一病多名,一名多病情况。传统命名法病种按科分类已具雏形,但尚未形成系统。2.土家族传统医学的传统命名法病种按照七大疾病谱系分类整理后,高发病种主要集中在外科跌打损伤和内科消化系统中。传统命名法病种和一般命名法病种在外伤科、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运动系统、妇科、儿科和性病这八大系统中有相同的高发病种,其余七大系统中两种命名方法的高发病种不尽相同,但都是本系统较为典型的临床病症。3.两种不同命名法的高发病种在疾病谱的排序上有些许变化,这种变化可能与社会生产力、卫生保健、社会环境、人们生活习惯和诉求的变化有关。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与人类行为和生活方式所导致的疾病呈不断上升趋势,非生物致病因素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不健康的生活习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环境因素、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等是引起多种慢性疾病的最主要原因。

侯振善[5](2012)在《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1.评价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探索穴位贴敷治疗FD规范化方案。[方法]临床研究:采用病例序列的方法,收集FD患者60例进行穴位贴敷治疗。评价患者疗前、疗后、治疗1个月后消化不良症状积分。[结果]近期疗效评价:穴位贴敷治疗FD患者餐后饱胀或消化缓慢、上腹部胀气、上腹部疼痛、主症总体以及综合症状较疗前均有显着改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仅上腹部烧灼症状较疗前改善相对不明显,差异没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贴敷疗法可以明显改善餐后饱胀或消化缓慢、上腹部胀气、上腹部疼痛症状,并对患者的主症、综合症状已有明显改善。远期疗效评价:经统计学计算,治疗完成2周后餐后饱胀或消化缓慢、上腹部胀气、上腹部疼痛依次较疗前显着改善,差异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上腹部烧灼较疗前改善相对不明显,差异没有显着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停止贴敷治疗后,FD患者主要症状不仅没有反弹,还有一定的后效应。安全性评价:对于纳入60例患者中,贴敷治疗过程中,仅有1例贴敷后1h出现轻微恶心症状。表明贴敷疗法安全可靠。[结论]初步观察穴位贴敷疗法对FD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结果证实穴位贴敷疗法不仅可以明显改善FD患者近期的餐后饱胀或消化缓慢、上腹部胀气、上腹部疼痛症状以及总体症状,还可以保持患者结束治疗后效果的稳定性,对上腹部烧灼感症状改善较差。并且该疗法安全可靠,使用简便。

毛燕[6](2008)在《脐疗联合托烷司琼防治含顺铂方案所致呕吐、食欲减退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主要包括文献综述和临床研究两个部分。文献综述一篇,化疗引起的呕吐是目前常见的化疗不良反应,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并可能造成化疗药物的停药或减量,已受到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本部分主要从化疗呕吐的机制、分类、现代医学对化疗呕吐的认识和治疗、传统医学对化疗呕吐的认识和治疗、中西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中西医治疗化疗呕吐的展望等方面进行了论述。临床研究部分是采用中药敷脐联合托烷司琼防治含顺铂化疗方案所致呕吐、食欲减退的临床观察。目的:观察中药敷脐联合托烷司琼与单纯使用托烷司琼治疗含顺铂化疗方案引起的呕吐、食欲减退的有效率。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含顺铂化疗方案的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在化疗开始至化疗结束1个周期内每天化疗前半小时静脉给予1次5mg托烷司琼和5mg的地塞米松注射液;观察组除应用相同的西药外,还同时于化疗第一天开始前半小时给予中药敷脐,每天24小时持续敷药,直至化疗结束。观察1个周期化疗过程中前5天的呕吐、食欲减退情况和化疗结束24小时至48小时的呕吐情况。结果:观察组出现恶心的程度偏轻且恶心患者例数显着偏少,d3、d5均P<0.05,d4的P<0.01,有显着性差异;观察组较对照组出现急性呕吐的程度要轻,d3、d4、d5的P<0.05,有显着性差异;观察组较对照组发生迟发性呕吐的例数明显偏少且程度轻微,P<0.001,有显着性差异;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出现食欲减退的例数偏少,程度偏轻,d4、d5P<0.01,有显着性差异。结论:中药敷脐联合托烷司琼可有效改善含顺铂化疗方案所致的呕吐、食欲减退,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研究有待进一步扩大样本、多中心、随机观察。

毕焕洲[7](2005)在《中国性医学史纲》文中指出本文是一部中国性医学发展史。是从我国传统文化的角度,对性医学在我国的发展进行了全面地总结。本文从中国性医学发展的内在规律出发,将我国性医学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一是从远古至殷商,为我国早期性医学经验的积累时期。在这个时期中,人们认为性是自然的一部分,但对其并不了解,于是出现了性神秘、性崇拜及性禁忌;人们也在对自然本能的关注中,总结出了零散的性医学经验。二是从西周至三国,为我国性医学学术体系的形成时期。这个时期,春秋战国的学术自由,道家的道法自然,儒家的中庸思想对性的态度是宽容的。既反对纵欲,又反对禁欲,为性医学的发展及形成搭建了一个理性的平台。以《素女经》为代表,将中医理论与性行为、性生理及性疾病的诊治相融合,完成了中医对性医学经验的理论提升。三是从西晋至五代,为我国性医学的高度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受魏晋玄学追求享乐及道教纵欲采战思想的影响,对性在观念上开放,在行为上追求。于是房室养生着作倍出,性医学也得到了高度的发展。但另一方面,纵欲思想又使许多性医学内容出现了夸大和虚妄之处,应予以批判及抛弃。四是从宋至清代鸦片战争,为我国性医学的缓慢发展时期。在这个时期,人们受宋明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影响,反对房中术,主张戒色戒欲,纠正了晋唐之偏,但其禁欲主义也阻碍了性医学的发展。五是鸦片战争至二十世纪末,为我国性医学的全面发展时期。这个时期,思想开始解放,尤其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人们对性持有科学的态度,努力建设性文明,我国的性医学才走上了科学发展的道路。

李银昌[8](2000)在《辨证分型治疗缩阳症86例》文中认为

谢阳[9](1993)在《熏药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文中研究表明 熏药疗法系有熏洗、熏蒸、熏炙、熏吸等多种,是祖国传统医学中的一种外治疗法,由于其治法简便、疗效显着、易学易用等优势而在临床各科得到广泛的应用,现就近年来的有关文献综述如下,以供同道们参考。 1薰洗疗法:即药物用清水煎煮后,利用热力先熏先洗病变部位式肌体某部,从而起到防病治病作用。此疗法近年来的临床应用十分广泛,是治疗皮肤病、妇科阴道病、肛周病的主要疗法之一,高氏称熏洗剂

二、辨证分型治疗缩阳症86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辨证分型治疗缩阳症86例(论文提纲范文)

(1)从伏邪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临床研究
    一、基本资料
        (一)研究对象
        (二)诊断标准
        (三)病例选择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类型
        (二)研究步骤
        (三)疗效观察
        (四)疗效判定
        (五)收集信息
        (六)统计分析
    三、研究结果
        (一)一般临床资料分析
        (二)两组治疗前比较
        (三)两组治疗结果比较
        (四)安全指标比较
        (五)不良反应
        (六)剔除或脱落病例分析
讨论
    一、现代医学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一)流行病学特点
        (二)发病机制
        (三)临床表现
        (四)治疗手段
    二、中医对慢性肾脏病的认识
        (一)病名
        (二)病因病机
        (三)伏邪理论
        (四)伏邪理论与慢性肾脏病
        (五)方证辨证理论
    三、疗效分析
        (一)中医证候疗效评价
        (二)实验室指标分析
        (三)临床总疗效评价
        (四)安全性判定
        (五)不足与展望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透”法在伏邪疾病中的应用探究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论文着作

(2)基于“金水相生”理论应用冬虫夏草联合聚精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部分 理论研究
    1. 中医学对男性不育症的认识
        1.1 男性不育症的病因病机
        1.2 男性不育症的辨证分型
        1.3 中医治疗
    2. “金水相生”理论
        2.1 “金水相生”的生理相关基础
        2.2 “金水相生”五行学说的支持
        2.3 “金水相生”与精气的产生、存储之间的关系
        2.4 总结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1、临床资料
        1.1 病例来源
        1.2 诊断标准
        1.3 纳入标准
        1.4 排除标准
        1.5 试验病例的终止和脱落
    2、研究方法
        2.1 治疗方案
        2.2 疗程及观察终点
        2.3 合并用药
    3、观察指标
        3.1 一般观察指标
        3.2 诊断指标
        3.3 安全性指标
        3.4 疗效指标
    4、疗效评定标准
    5、统计分析
    6、结果
        6.1 三组患者基线数据比较
        6.2 三组患者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6.3 三组患者治疗后精液参数的改变
        6.4 经治疗后三组间疗效对比情况
    7、安全性评价及随访
    8、讨论
        8.1 “金水相生”法治疗男性不育症的立论依据
        8.2 冬虫夏草的选药依据
        8.3 聚精丸的选药依据
        8.4 临床试验研究结果
        8.5 联合组临床疗效的讨论
附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3)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文献研究
    1.1 脐针疗法现代文献研究
        1.1.1 脐针文献数据分析
        1.1.2 脐针文献分析结果
        1.1.3 脐针疗法发展
        1.1.4 脐针现代临床应用及研究状况
    1.2 现代医学对广泛性焦虑症研究概况
        1.2.1 定义和症状特征
        1.2.2 诊断标准
        1.2.3 流行病学研究
        1.2.4 现代医学对焦虑症的病因认识
        1.2.5 焦虑症发病机理的认识
        1.2.6 广泛性焦虑症的西医治疗
    1.3 祖国医学对广泛性焦虑症研究概况
        1.3.1 祖国医学对焦虑的认识
        1.3.2 广泛性焦虑症病因病机
        1.3.3 中医对广泛性焦虑症研究状况
        1.3.4 小结
第二章 临床研究
    2.1 研究对象
        2.1.1 病例来源
        2.1.2 诊断标准
        2.1.3 纳入与排除标准
        2.1.4 中止及剔除标准
        2.1.5 剔除和脱落病例的处理
        2.1.6 不良事件处理方法
    2.2 研究方法
        2.2.1 分组及样本量
        2.2.2 针灸处方
        2.2.3 操作方法
        2.2.4 针灸疗程
        2.2.5 材料选择
        2.2.6 注意事项
    2.3 观察方法
        2.3.1 患者基线特征
        2.3.2 疗效指标
        2.3.3 测量方法
        2.3.4 疗效评价
        2.3.5 统计方法
        2.3.6 安全性评价
    2.4 伦理原则
    2.5 附 研究实施流程图
    2.6 研究结果
        2.6.1 病例收集情况
        2.6.2 治疗前基本信息
        2.6.3 治疗前两组量表积分比较
        2.6.4 治疗后两组各量表积分比较
        2.6.5 临床疗效分析
        2.6.6 结果分析
        2.6.7 安全性评价
    2.7 小结
第三章 讨论
    3.1 脐针疗法理论内涵
        3.1.1 脐针的易学理论
        3.1.2 脐针的经络理论
    3.2 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的依据
        3.2.1 脐针治先天之病
        3.2.2 脐针治心神之病
        3.2.3 脐针治脑髓之病
        3.2.4 脐针与肠-脑轴理论
    3.3 治疗GAD选穴依据
        3.3.1 治疗肝气郁结
        3.3.2 治疗心肾不交
    3.4 脐针与其他针法比较
    3.5 不足和展望
结言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统计学审核证明

(4)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一)国内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现状
        (二)国内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
        (一)传统医学
        (二)病种
        (三)病种命名和分类标准
        (四)疾病谱
        (五)其它相关概念
第一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概述
    第一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文献计量学研究
    第二节 专着类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专着类概述
        二、专着中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概述
    第三节 学术论文类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学术论文类概述
        二、学术论文中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概述
第二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分类
    第一节 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的病种
        一、民族特色病种命名的原因
        二、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汇总
        三、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分类方法
        四、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分类
    第二节 一般命名法病种
        一、一般命名法病种的搜集整理角度
        二、一般命名法病种的汇总
        三、一般命名法病种的分类
    第三节 一般命名法病种与具有民族特色命名病种的比较研究
第三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之疾病谱研究
    第一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与方法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思路
        二、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编制的方法
    第二节 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凡例
        二、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
    第三节 对土家族传统医学疾病谱的分析
        一、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分布规律
        二、分析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
第四章 土家族传统医学高发病种个例分析
    第一节 跌打损伤
        一、跌打损伤概述
        二、跌打损伤的治疗
        三、土家医治疗跌打损伤的优势疗法
        四、跌打损伤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第二节 肺痨
        一、肺痨概述
        二、肺痨的治疗
        三、肺痨的现状分析
        四、肺痨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第三节 屙痢症
        一、屙痢症概述
        二、屙痢症的治疗
        三、屙痢症现状分析
        四、屙痢症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第四节 白虎症
        一、白虎症概述
        二、白虎症的治疗
        三、白虎症的研究现状
        四、白虎症高发危险因素分析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研究不足
    三、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5)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部分 综述
    综述一 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西医研究概况
        参考文献
    综述二: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中医认识及治疗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三:针灸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综述四:穴位贴敷在临床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前言
    临床资料
        1 研究对象
        2 研究方法
    结果
        3 研究结果与分析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件
致谢
个人简历

(6)脐疗联合托烷司琼防治含顺铂方案所致呕吐、食欲减退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中西医治疗化疗呕吐的现状及展望
    1 化疗呕吐的机制与分类
        1.1 化疗呕吐的机制
        1.2 化疗呕吐的分类
    2 现代医学对化疗所致呕吐的认识和治疗
        2.1 5-HT_3 受体拮抗剂
        2.2 多巴胺受体阻滞剂
        2.3 甲地孕酮
        2.4 维生素B_6
    3 中医对化疗所致呕吐的认识和治疗
        3.1 中医古籍对呕吐的认识
        3.2 中医辨证治疗
        3.3 中成药治疗
        3.4 中药脐疗
        3.5 针灸治疗
    4 中西医治疗呕吐中存在的问题
        4.1 西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4.2 中医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5 中西医治疗化疗呕吐的展望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临床研究 脐疗联合托烷司琼防治含顺铂方案所致呕吐、食欲减退的临床研究
    前言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纳入标准
        1.2 病例排除标准
    2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治疗方法
        2.2 观察指标
        2.3 疗效评价标准
        2.4 统计学方法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治疗效果
    4 讨论
    5 结语
    参考文献
附表
致谢
个人简历

(7)中国性医学史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正文
    1 本能、对性的关注——早期的性医学经验
        1·1 观念上的神秘与崇拜
        1·1·1 性神秘
        1·1·2 性崇拜
        1·1·3 性禁忌
        1·2 早期的性医学经验
        1·2·1 性本能与婚配方式
        1·2·2 甲骨文、金文对性的记载
        1·2·3 甲骨文、金文对性及性疾病的认识
    2 宽容、自由与理论对经验的提升——性医学体系的形成
        2·1 观念上的宽容与自由
        2·1·1 政权分离与学术自由
        2·1·2 道法自然与自然之性
        2·1·3 中庸思想与节欲勿乱
        2·1·4 正史、制度对性的宽容
        2·1·5 民风对性的张扬
        2·2 理论的形成与经验的丰富
        2·2·1 性医学理论的基础
        2·2·2 早期文献对性与健康的记载
        2·2·3 性医学经验的丰富与性医学专书的出现
        2·2·4 中医性医学基本理论形成
        2·2·5 辨证施治原则的确立与中医性医学治疗体系的形成
        2·2·6 中医理论对性医学经验的提升
        2·2·7 早期性医学家
        2·2·8 诊治经验的丰富
        2·3 同性恋
        2·3·1 中国古代对同性恋的称谓
        2·3·2 先秦君王与男风
        2·3·3 汉帝与佞幸
        2·4 性教育的普及
    3 开放、追求与经验的丰富——性医学的发展
        3·1 观念的开放与对性的追求
        3·1·1 魏晋玄学与追求享乐
        3·1·2 道教与纵欲
        3·2 性养生经验的丰富与研究专门化
        3·2·1 《黄庭经》的“存思”、“守意”与“固精”
        3·2·2 《抱朴子》的理性性养生思想
        3·2·3 《养性延命录》与“御女益多”观念
        3·2·4 《房中补益》的性养生及求子之法
        3·2·5 《玉房秘诀》与养阳之道和养阴之道
        3·2·6 《玉房指要》与“还精补脑”
        3·2·7 《洞玄子》与性行为方式的全面总结
        3·2·8 《天地阴阳交欢大乐赋》与性生理及性心理的全面总结
        3·3 性疾病诊治水平的提高
        3·3·1 《诸氏遗书》与性及生殖新理论
        3·3·2 性医学诊断经验的丰富
        3·3·3 性医学治疗学的全面总结
        3·4 同性恋及性变态
        3·4·1 从容忍、理解到追求、赞扬
        3·4·2 其它性变态
    4 束缚、压抑与性禁固——性医学的缓慢发展
        4·1 理学与对性的压抑
        4·1·1 神圣的不可侵犯的“理”
        4·1·2 “理”是社会的最高原则
        4·1·3 “存天理、灭人欲”
        4·2 戒色戒欲观念与理论
        4·2·1 《苏轼文集》与戒色戒欲思想
        4·2·2 《延寿第一绅言》对房中术的批判
        4·2·3 《格致余论》与色欲耗阴理论
        4·2·4 《古今医统大全》与节制性行为
        4·2·5 《养生四要》论寡欲
        4·2·6 《色欲当知所戒论》与色欲十戒
        4·2·7 《男女绅言》与禁欲
        4·3 生殖医学理论的提高及临床经验的丰富
        4·3·1 受胎理论的新观点
        4·3·2 不育症专着的出现
        4·3·3 不育症治疗经验的丰富
        4·4 性功能障碍的诊治
        4·4·1 阳痿
        4·4·2 早泄
        4·4·3 遗精、滑精
        4·4·4 阳强
        4·4·5 妇人梦交、性交痛及淫具所伤
        4·5 性器官杂病的诊治
        4·5·1 男性性器官杂病
        4·5·2 女性性器官杂病
        4·6 性传播疾病
        4·6·1 淋病
        4·6·2 梅毒
        4·6·3 疳疮、妒精疮、阴蚀疮
        4·6·4 横痃疽
        4·6·5 其它性病
    5 科学与文明——性医学的全面发展
        5·1 思想的解放与性观念的科学化、文明化
        5·2 西方性医学的传入及对我国性医学的影响
        5·2·1 西方性医学的发展过程
        5·2·2 西方性医学的传入及对我国性医学的影响
        5·3 性医学专家
        5·3·1 1949年以前的性医学专家
        5·3·2 1949年以后的性医学专家
        5·4 性医学的全面发展
        5·4·1 开办性医学杂志
        5·4·2 成立性学学会
        5·4·3 开展广泛的性医学学术活动
        5·4·4 性医学临床的飞速发展
        5·4·5 性医学着作及成果
        5·4·6 性医学教育与教学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8)辨证分型治疗缩阳症86例(论文提纲范文)

1 临床资料
2 治疗方法
    2.1 寒凝肝脉型 (31例)
    2.2 肾阳不足型 (26例)
    2.3 阴虚火旺型 (29例)
3 治疗结果
4 典型病例
5 体会

四、辨证分型治疗缩阳症86例(论文参考文献)

  • [1]从伏邪理论论治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研究[D]. 高霞.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1
  • [2]基于“金水相生”理论应用冬虫夏草联合聚精丸治疗男性不育症的临床研究[D]. 杨朝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8)
  • [3]脐针治疗广泛性焦虑症临床疗效观察[D]. 李文鹤(Lee Man-hork). 广州中医药大学, 2019(08)
  • [4]基于文献的土家族传统医学病种研究[D]. 席宇. 遵义医科大学, 2019(08)
  • [5]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D]. 侯振善.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12(03)
  • [6]脐疗联合托烷司琼防治含顺铂方案所致呕吐、食欲减退的临床研究[D]. 毛燕.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08(01)
  • [7]中国性医学史纲[D]. 毕焕洲.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2005(07)
  • [8]辨证分型治疗缩阳症86例[J]. 李银昌. 江苏中医, 2000(12)
  • [9]熏药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J]. 谢阳. 中医药信息, 1993(03)

标签:;  ;  ;  

辨证论治虚阳证86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