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高校普通数学课教材的构成

论高校普通数学课教材的构成

一、试论高校数学公共课教材的构成(论文文献综述)

王天平,麻婷,刘旖旎[1](2021)在《大学生公共课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对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以"211"高校766名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探讨课堂教学要素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研究发现,目前高校公共课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水平偏低,而诸多教学因素都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影响。要提高高校公共课学生学习兴趣应采取增强教学责任感、细化教学目标、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等措施,实现高校公共课教学变革与学生学习兴趣提升之间的良性互动,促进高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毕凯[2](2021)在《高校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问题研究 ——以H省高校调查为例》文中研究说明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危害极大,给学生、教师以及高校带来了不良的影响,但是,课堂上隐性逃课这一现象却未得到重视,因此,对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研究显得尤为迫切和必要。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对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问题进行研究,旨在了解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问题的现状,刨析产生问题的原因,进而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以期减少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现象。本文由五个主要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绪论;第二部分是理论基础,对与本论文相关的社会互赖理论、自由学习理论、自我控制理论和教学质量控制理论进行论述,从而为本研究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撑;第三部分是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现状,通过课堂观察、问卷调查和对学生、教师进行访谈,了解和分析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现状;第四部分是从学生、教师和高校层面对硕士研究隐性逃课的原因进行分析;第五部分是针对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原因提出相应的预防和控制措施。

刘佳伟[3](2021)在《基于设计学习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时代背景下,信息技术的使用成为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呈现一种常态化态势。在教育领域,教师利用信息技术开展教学活动已是普遍现象,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已成为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而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强弱也必将对我国未来人才的培养质量产生深远影响,因此,作为职前教师培养基地的高等师范院校必须创新教师教育模式。目前国内师范院校主要通过《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培养职前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然而在课程实施中普遍存在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融合不足、学习活动的迭代设计缺乏等问题,严重影响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绩效。设计学习是当今国际教育界新兴的一种学习方式,强调在“做中学”,注重迭代循环的设计过程,有助于学习者不断完善作品的设计或问题的解决方案,最终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设计学习为职前教师学习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有力支持,为促进其能力的发展提供了新路径。本研究依据设计学习的基本理念,结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特点,构建了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并开展实践探索。文中采用文献研究法梳理了十年来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能力相关文献,分析我国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现状,并把握信息化教学能力、设计学习等核心概念和本文的主要研究问题。为了解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以及《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展情况,选取某高校大三职前教师开展问卷调查研究,并以调查数据为依据,结合设计学习的特点,构建了包括由分析、准备、作品的设计与制作以及效果评价四阶段构成的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其中作品的设计与制作是该模式的核心,文中详细阐述了培训教师的呈现任务、提供支架、指导实践与评价反思四个环节,以及职前教师的理解挑战、方案规划、实践活动与总结反思四环节的活动流程。文中最后将构建的模式应用于《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实践中,面向数学专业的职前教师进行实施,并对活动的实施效果进行多角度、多层次评价,以检验模式的有效性。研究表明,该模式充分体现了迭代循环的设计过程,增强了信息技术与学科内容融合的深度,有利于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同时也拓展了高等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的新途径。

秦冰馥[4](2021)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文中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蕴含着最深层的精神追求和独特的精神标识。面对这样一份源远流长的思想文化宝藏,我们“要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有鉴别地加以对待,有扬弃地予以继承,努力用中华民族创造的一切精神财富来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以宏大的战略视野统筹谋划,先后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等重要文件,进一步强调“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对于引导青少年学生更加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具有重大而深远的历史意义”,明确要求要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方位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艺术体育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并贯穿于国民教育各个阶段、各个领域。由此可见,深刻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重要意义,将其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既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也是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题中之意,更是传承民族精神血脉,汲取丰厚的历史文化滋养,坚定文化自信,培育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要支撑。因此,本文立足当今时代背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为研究主题。本文以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规律,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按照凝练研究主题、开展前提性分析、考察历史进程、归纳时代要求、探索创新实践路径模式的思路,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培根铸魂功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为二者相通相融的逻辑起点,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辩证统一、共生共进关系视角出发,分别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基本脉络、思想精华与时代价值(第一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第二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过程与经验启示(第三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第四章)、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第五章)五个方面展开讨论。引言部分。主要对本文选题的缘由进行分析,指明研究目的,并提出研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梳理和总结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分析研究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最后对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点进行阐述。第一章主要提炼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丰厚育人资源。从中华传统文化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概念入手,梳理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脉络与基本走向,总结归纳了其中包含的丰富历史遗产。进而着重深入阐释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历史赓续延传中所展现出的生生不息的延续性、经世致用的务实性、革故鼎新的创新性、重人轻神的人文性、和崇德尚善的伦理性等突出特征,蕴含的“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止于至善”、“民惟邦本”“天下大同”核心思想理念,以及注重整体、辩证、历史的思维品格。最后,总结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为后续几个章节的讨论奠定基础。第二章主要从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出发,分析阐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必要性与可行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属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开放品质与紧密关系使融入具有充分的可能性;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的内在需要、自觉选择、使命追求使融入具有迫切的必要性;从理论、历史和实践的维度看,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融入优秀民族历史文化具有高度的可行性。同时,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对于传承与发展优秀传统文化也具有重要意义,这就在总体上廓清了两者相互促进的正向关系。第三章围绕历史维度,梳理总结了自党成立以来传承、弘扬、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曲折历程,通过考察党对待传统文化的科学辩证态度和鲜明立场以及伴随这一过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逐步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进程,总结了历史实践带给我们的经验与启示,立足新时代背景的融入,要坚持党的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的领导地位、紧扣“生命线”定位,释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化人的积极效能。第四章从现实维度出发,在分析已经取得的成绩与现实中存在的不足基础上,审视“两个大局”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挑战与历史机遇。进而,从新时代新征程的历史方位,分析提出了实现融入必须聚焦教育根本问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双创”原则为实践指南;立足主阵地、主渠道,科学制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思路的必然要求,从而明确了创新融入实践应把握和努力的前进方向。第五章主要从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维度出发,结合当下构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的相关领域和主要内容,从理论武装、学科教学、日常教育、队伍建设等方面拓展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尝试构建了融入的创新实践模式。结语部分对本研究进行了简要总结。通过研究,本文认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独特的思想精华、具有突出的时代价值和载道铸魂功能。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当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紧密结合高校人才培养目标和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断探索完善中华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入的有效路径与模式,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增强当代青年学生文化自信,培育堪当民族复兴大任时代新人的重要支撑。

吴婧婷[5](2021)在《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教育硕士是当前我国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型,近年来,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根据教育部对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的具体规定,我国非常重视公费师范生,而且在逐年加大培养力度,同时为了公费师范生的继续教育,出台了良好的政策鼓励其在毕业之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可以选择多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式。但由于国家对新时代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对公费师范毕业生培养政策的变化、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现实需要,这些变化势必会对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有一定影响,课程设置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本研究以部属六所师大的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基于课程设置探讨了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部属六所师大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之间是否对应展开研究,并以部属六所师大已毕业一年和目前在读的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为调查对象,调查其课程设置实施情况。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课程内容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公共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陈旧,专业选修课程缺乏跨学科课程,实践研究课程缺乏实践性几个方面;其次,课程结构规划不科学,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缺乏实践应用,忽视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性;最后,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多为假期面授课程和远程网络在线课程。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的优化建议:首先,应增删课程内容使其趋于完善,在公共课程上对外语和政治课进行革新,并增加“语文”这门课程,在学位基础课程上深化传统的基本理论课程并精简部分教学内容,在专业必修课程方面重视“学生管理”、“数学课标解读”、“数学解题方法和数学竞赛”等课程,强化各专业之间的有效融合,增加经济、艺术等课程的合理设置,从课程实用性适当的增加实践研究课程,增加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其次,应整合课程结构使其趋于合理,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对现有部分课程的比例进行调整;最后,更新课程教学方式使其多元化,大量的注重数学课程案例教学,运用更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教学一线进行实地调研,提倡研究性的合作探究教学,重视反思教学。

李新月[6](2021)在《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演变研究 ——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业作为“五大幸福产业”之首,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社会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当前,我国已经迈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人才的供需矛盾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人才质量与结构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因此,建设高水平的旅游人才队伍至关重要。“职教20条”、“双高计划”、“高职扩招一百万”等政策的实施,突出职业教育对我国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旅游高职教育对于旅游产业的发展亦如此。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旅游高等教育不断成长,为旅游产业的发展与进步培养了大批人才。社会变迁视角下,旅游人才的培养是如何发展演变的,存在什么问题,有何特色,对当今的旅游人才培养有何借鉴意义,值得去探究。本研究从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切入,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作为个案,将其历程划分为起步与探索阶段(1979-1995年)、改革与发展阶段(1996-2005年)、提高与深化阶段(2006至今)进行研究,分析各阶段的历史背景与发展动因,选取培养目标、专业与课程设置、教学与师资队伍几个主要要素,探索其发展演变,总结成绩与问题,揭示其人才培养特色。基于此,学习经验,吸取教训,为我国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启示。研究发现: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的人才培养是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与完善的,有其自身特色。在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构建与旅游产业发展需求相适应的培养目标;在专业设置方面,专业群对接产业链,依据产业发展进行专业设置与调整;在课程体系方面,聚焦核心职业能力的培养,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方面,注重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阵地,形成了多样的育人模式;在师资方面,打造高水平师资队伍,重视双师型教师的培养。本着回顾历史,立足现实,面向未来的原则,借鉴其发展,旅游高职教育在人才培养过程中,面向国际是必由之路,依托行业是办学思路,服务产业是目的所在。新时期,在文旅融合与产教融合的背景下,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面临着众多挑战,结合旅游人才培养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新时期的挑战与要求,从政府、院校、企业三大主体出发,提出相应对策,以期能为旅游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张健[7](2021)在《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世纪以来,教育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更新迭代对于新时代教师发展是一个巨大的挑战。面对这样深刻而伟大的教育技术革命,如何培养新时代教师也逐渐成为焦点。通过TPAC K问卷调查,结合文献分析、访谈与课堂观察等方式了解M大学师范生TPACK的培养现状,发现师范院校在培养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师范生培养策略。主要结论有以下几个方面:M大学师范生TPACK总体水平不高。通过对平均值的比较可以发现,各维度的平均值处于3~3.7之间,处于中等水平,其中TK的分值最低,说明师范生掌握技术知识的能力最弱。此外,PCK、PK的均值也相对较低。所以,师范生TPACK总体水平有待提升。师范生TPACK水平存在差异。本研究从性别、学科、教育实习经历、学习教育技术相关课程四个方面对师范生的TPACK进行详细的比较分析。在性别因素上,男生TPACK水平普遍高于女生,其中男女生TK均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其余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在学科因素上,文理科学生TPCK均值存在显着差异(P<0.05),且理科学生各项均值都高于文科学生,但其余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说明学科差异影响有限。在教育实习经历的差异分析中,相较于无教育实习经历的师范生,参与过教育实习经历的师范生各项均值更高,但各项均值差异不显着,而均值上的差异也能说明教育实习经历有着促进作用。在学习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差异分析中,学习过教育技术相关课程的师范生各项均值更高,但是总体上无显着差异。所以,TPACK作为复合型能力,不能只考虑单一因素的影响,需要兼顾各个因素。在外部环境影响方面,M大学师范生TPACK水平受教师信息素养、课程设置与学时分配、教育实践体系的影响较大。首先,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对TPACK应用不足。其次,师范生虽然认为教学法课程、学科知识课程、教育技术类课程在学时分配上基本合理,但其学习教育技术的主动性不足。所以,在课程类别的设置和学时分配方面,都需要加强。最后,师范生微格教学次数少、教育实习周期较短。高年级师范生普遍重视微格教学训练、教育实习的作用,对教育实践有着浓厚的兴趣,并意识到自身TPACK水平的发展离不开教育实践。因此,师范生参与教育实践能将学科知识、教学法知识、教育技术知识进行有效的整合。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以下策略:一、提高师范生技术认同感。通过有效建构TPACK理念,使师范生清楚地认识到技术在教学中的效益和价值,形成一个良性优化的循环发展阶梯,螺旋式上升,不断提高TPACK水平;创建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构成的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不仅要注重男女比例均衡,还要加强不同学科间的交流学习;二、基于TPACK进行课程设置。设置多样化信息化教学课程,并探索有利于TPACK培养的教学模式;三、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进一步加强学科教师信息化培训,提高其运用技术进行教学的能力,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四、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创设校内技术感知环境,加强师范生微格教学训练以及实习期间的教育技术支持,合理规划校外教育见习、实习。

王驰[8](2021)在《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设计型学习活动设计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文中指出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向前,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化的不仅包括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还包括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较为基础的能力,要想适应当前的信息化教学,教师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师范生—一种特殊的身份,既是学生也是未来的教师,他们是教师队伍最强大的后备力量,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影响着整个教师队伍在未来发展的前景。目前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是通过高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对技术知识和教学内容的融合的意识程度不高,教学模式比较陈旧,缺乏创新性,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较为困难。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是TPACK理论强调的重点,这一理论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理解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技术,更好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本研宄以TPACK理论和知识转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指导设计型学习的教学活动,用来开展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宄,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一丝贡献。本文在文献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设计型学习的应用实践现状以及分析我国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研究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以及这种能力的形成机制,为本文开展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了某高校大三师范生开展前测问卷调查,在课程开始前分析其现有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为设计型学习的活动设计提供有效依据。并在在TPACK理论和知识转化理论指导下,设计了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设计型教学活动,采用三轮行动研究,最后通过在线发帖讨论质量、作品设计和前后测对比分析,来验证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深入开展及其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武姗姗[9](2020)在《高校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调查研究 ——以Z大学为个案》文中研究指明教材是教师开展教学活动的重要依托,高校课程教材管理是高校常规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对于各级各类学校教材管理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针对大学教材管理问题先后出台系列文件,提出相关要求。2017年,国家成立教材委员会,指导和统筹全国教材工作,同年,教育部成立教材局,全面审议教材工作,这是建国70年以来第一次创立高标准的教材管理组织。因此,高校本科课程教材管理问题引起了众多学者的关注。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查分析高校教材管理的现状与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政策建议,对于优化高校教材管理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均有重要的意义。论文以Z大学为个案,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编制了两份问卷,在全校范围内分别抽样调查教师和学生,从师生使用教材活动中最直观的感受和体悟来了解Z大学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现状。同时,就教材管理工作深入访谈了部分专任教师、校院两级的教材管理人员,获取第一手材料,力图从教材开发、教材选择、教材使用、教材评价等层面全方位、多角度透视Z大学教材管理的现状。研究发现,Z大学教材管理表现出一些突出的的特点,教师在选择教材中有较高的话语权,教材选用的程序规范,所选用的教材与教学适配性高,能够适应学生的学习基础,满足教学需要,教师使用教材方式灵活,并未把教材视为唯一的教学依据。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和不足需要进一步改进,主要表现为选用教材的质量参差不齐、新形态教材开发困难重重、“新高考”录取学生基础不一致突显教材选择的难、教材评价标准有待完善、教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等。针对上述的问题,本文认为高校必须进一步重视教材管理工作,在选用教材时要严把质量关,加大新形态教材建设力度,通过教材补齐新高考改革为学生带来的基础短板,强化教材的编写和选用。此外,还需完善教材评价激励机制,提升教材管理的科学信息化建设来提高教材管理工作的质量,为高质量人才培养保驾护航。

李慧慧[10](2020)在《基于TPACK的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文中指出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是积极推进教师教育创新过程中不可或缺的要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热点。教育技术课程承载着深化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培养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任务。TPACK强调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之中,以适应信息时代有效教学,是衡量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的重要指标。本研究在TPACK的指导下,从教学内容和方法方面优化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旨在提升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研究对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四个维度进行现状调查,剖析化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提升课程中的问题。调查发现多数化学教师信息技术操作技能较弱,运用信息技术调控课堂能力存在不足等问题,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待提升。中青年教师技能的获得是在校学习期间或后续在职培训中获得,但当前多数教师信息技术培训课程内容零散,针对性和操作性不强,较难实现系统性提升。由此,本研究通过优化化学教师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从源头上提升中学化学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在当前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内容分析的基础上,对面向化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课程内容进行重组;基于TPACK框架、案例式教学法和项目式学习等理论构建了“基于微课的项目式案例教学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具体教学实践中;针对化学学科教学特点,以“图像资源处理、多媒体课件制作以及化学学科专业软件应用”为例,分别进行教学设计、应用实施、课堂观察和教学效果准实验研究;最后对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进行跟踪测试。研究得出:基于微课的项目式案例教学模式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能够对中学化学教师将信息技术运用于学科教学具有启发作用;对化学教师数字化教育资源的建设具有支持作用,并指导教师用数字教育资源辅助实践教学。研究提出采用“共性技能+学科特性”相结合的分类教学思路;以一线教师诉求出发,针对学科背景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加强课堂自主探究活动等建议,为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培养提供实践参考。

二、试论高校数学公共课教材的构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高校数学公共课教材的构成(论文提纲范文)

(1)大学生公共课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方法与设计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工具
        1. 自制教学活动量表
        2. 学习兴趣问卷、量表
三、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调查结果
        1. 高校公共课的学习兴趣现状
        2. 公共课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
        3. 影响学习兴趣的具体因素分析
    (二)结果分析
四、结论与提升策略
    (一)转变教师情感观念,增强教学使命感
    (二)细化教学目标,消解学生选课的功利心
    (三)调整教学方法和手段,建立愉悦学习体验
    (四)加强教学管理,为学生投入学习保驾护航

(2)高校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问题研究 ——以H省高校调查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提出
    二、选题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相关研究回顾
        (一)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二)国外研究文献综述
        (三)关于隐性逃课研究的评述
    四、核心概念界定
        (一)逃课
        (二)隐性逃课
        (三)隐性逃课的表现形式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问卷调查法
        (三)访谈法
        (四)观察法
    六、研究思路
第一章 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社会互赖理论
    二、自由学习理论
    三、自我控制理论
    四、教学质量控制理论
第二章 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现状调查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目的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方法与工具
        (四)调查实施
    二、调查结果
        (一)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总体情况
        (二)隐性逃课的频率
        (三)隐性逃课的课程类型
        (四)隐性逃课态度及认知
        (五)隐性逃课的方式
        (六)隐性逃课的成因
        (七)不同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差异
第三章 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原因
    一、学生自身层面
        (一)认知偏差
        (二)自我控制能力差
        (三)学习兴趣低
        (四)群体从众
    二、教师层面
        (一)教学方式不科学
        (二)教学内容陈旧、脱离实际
        (三)缺乏责任心
        (四)教学水平不足
    三、学校层面
        (一)学习评价方式不科学
        (二)教学管理不严格
        (三)课程设置有待完善
        (四)课堂教学环境差
第四章 隐性逃课的预控策略
    一、学生自身层面
        (一)树立正确的认知
        (二)提高自我控制能力
        (三)培养学习兴趣
        (四)制定职业规划生涯,明确硕士研究生学习目标
    二、教师层面
        (一)改革教学方式
        (二)完善教学内容
        (三)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
        (四)提升教师教学水平
    三、学校层面
        (一)改进学习评价方式
        (二)加强教学管理
        (三)优化课程设置
        (四)改善课堂教学环境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高校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调查问卷数据分析附表
    附录二 高校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问卷调查
    附录三 高校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访谈提纲
    附录四 高校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的观察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基于设计学习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信息化教学能力国外研究现状
        1.2.2 信息化教学能力国内研究现状
        1.2.3 小结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2 相关概念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与构成
        2.1.1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概念
        2.1.2 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构成
    2.2 设计学习的概念与模型
        2.2.1 设计学习的概念
        2.2.2 设计学习模型
    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2.4 “从做中学”理论
    2.5 学习共同体理论
3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3.1 问卷调查目的
    3.2 问卷内容设计
    3.3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3.4 问卷调查数据分析
        3.4.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3.4.2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水平
        3.4.3 《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开展情况
    3.5 调查结果总结
4 基于设计学习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设计
    4.1 培养模式的设计原则
    4.2 基于设计学习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的构建
        4.2.1 分析阶段
        4.2.2 准备阶段
        4.2.3 作品的设计与制作阶段
        4.2.4 效果评价阶段
5 基于设计学习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模式应用
    5.1 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活动的实施
        5.1.1 活动分析阶段
        5.1.2 活动准备阶段
        5.1.3 作品的设计与制作阶段
        5.1.4 活动效果评价
    5.2 教学反思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调查问卷
附录B 主成成分分析测量表
附录C 培养活动满意度调查问卷
附录D 访谈提纲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综述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五、研究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育人资源与时代价值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概述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脉络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走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精华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特质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理念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明特色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
        (一)民族的文化基因与精神血脉
        (二)熔铸和培育时代精神的沃土
        (三)推动世界和平发展的中国智慧
第二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问题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能性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具有文化属性和文化价值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兼具开放性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间的紧密关系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一)提升文化涵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需要
        (二)推动文化传承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自觉选择
        (三)增强文化自信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使命追求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可行性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逻辑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逻辑
        (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逻辑
第三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考察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进程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批判继承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曲折发展
        (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高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逐步深入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经验总结
        (一)坚持党的领导延续中华民族千年文脉
        (二)坚持马克主义指导地位厚植民族根基
        (三)把握“生命线”释放文化培根铸魂效能
第四章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诉求
    一、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发展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取得的成绩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二、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机遇
        (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时代挑战
        (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历史机遇
    三、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聚焦教育根本问题,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根本遵循
        (二)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双创”原则为实践指南
        (三)立足思政阵地渠道,科学制定融入基本思路
第五章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
    一、立足内在规律把握实践创新的基本原则
        (一)传承性与创新性相统一
        (二)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三)显性融入与隐性融入相统一
    二、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体系创新融入路径
        (一)融入理论武装夯实青年学生思想成长成熟的文化基石
        (二)融入学科教学促进价值引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相统一
        (三)融入日常教育丰富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验与实践
        (四)融入队伍建设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供坚实保障
    三、依托“大思政”工作格局创新融入的实践模式
        (一)全员全程全方位协同推进传统文化有效融入
        (二)衔接主渠道与主阵地提高育人化人的实效性
        (三)运用“互联网+”模式加强线上文化浸润与引领
        (四)构建文化传承的学校、家庭、社会多维支撑
        (五)建立动态反馈机制促进融入的质效不断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5)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缘由
        1.1.1 .国家对新时代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1.1.2 .教育部对公费师范毕业生培养政策的变化
        1.1.3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现实需要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公费师范生
        2.1.2 .教育硕士
        2.1.3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
        2.1.4 .课程设置
    2.2 .相关研究综述
        2.2.1 .有关教育硕士培养的相关研究
        2.2.2 .有关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相关研究
        2.2.3 .有关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2.2.4 .研究现状评述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研究法
        3.2.2 .问卷调查法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思路
第4章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4.1 .泰勒的课程论
    4.2 .教师专业化理论
    4.3 .终身教育理论
第5章 国家对新时代教师培养的目标要求
    5.1 .相关政策文件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
        5.1.1 .新时代有关教师及教师改革的政策文件
        5.1.2 .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5.2 .教育部对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要求
第6章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研究
    6.1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
    6.2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式
    6.3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
        6.3.1 .公共课程设置
        6.3.2 .学位基础课程设置
        6.3.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
        6.3.4 .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6.3.5 .教育实践研究课程设置
    6.4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
第7章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7.1 .调查目的
    7.2 .调查对象
    7.3 .调查工具
    7.4 .调查统计与分析
        7.4.1 .公共课程实施调查结果
        7.4.2 .学位基础课程实施调查结果
        7.4.3 .专业必修课程实施调查结果
        7.4.4 .专业选修课程实施调查结果
        7.4.5 .实践研究课程实施调查结果
第8章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8.1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8.1.1 .课程内容不完善,缺乏时代性
        8.1.2 .课程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性
        8.1.3 .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8.2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优化建议
        8.2.1 .根据时代需求,增删课程内容使其趋于完善
        8.2.2 .立足实际求突破,整合课程结构使其趋于合理
        8.2.3 .遵循创新理念,更新课程教学方式使其多元化
第9章 结论与反思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调查问卷
致谢

(6)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演变研究 ——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 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旅游业已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
        1.1.2 人才供需矛盾制约旅游业发展
        1.1.3 高等职业教育面临新变革
        1.1.4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亟待创新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综述
        1.4.1 概念界定
        1.4.2 文献综述
    1.5 研究设计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1.5.3 个案选择
第2 章 从上海旅专看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演变
    2.1 起步与探索阶段(1979-1995 年)
        2.1.1 旅游高职教育产生的背景
        2.1.2 起步与探索阶段:积极探索
        2.1.3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2.2 改革与发展阶段(1996-2005 年)
        2.2.1 旅游高职教育发展的动因
        2.2.2 改革与发展阶段:锐意进取
        2.2.3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2.3 提高与深化阶段(2006 年至今)
        2.3.1 旅游高职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因素
        2.3.2 提高与深化阶段:内涵式发展
        2.3.3 取得的成绩与存在的问题
第3 章 上海旅专人才培养的特色与启示
    3.1 上海旅专人才培养的特色
        3.1.1 培养目标的特色
        3.1.2 专业设置与课程体系的特色
        3.1.3 教学的特色
        3.1.4 师资队伍建设的特色
    3.2 上海旅专对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
        3.2.1 面向国际是旅游高职教育的必由之路
        3.2.2 依托行业是旅游高职教育的办学思路
        3.2.3 服务产业是旅游高职教育的目的所在
第4 章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建议
    4.1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挑战与要求
        4.1.1 旅游高职教育国际化对人才培养提出新目标
        4.1.2 文旅融合给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带来新挑战
        4.1.3 产教深度融合为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提供了新天地
        4.1.4 新科技革命为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新要求
    4.2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对策
        4.2.1 政府层面
        4.2.2 院校层面
        4.2.3 企业层面
    4.3 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未来展望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访谈提纲
    附录2 上海旅专饭店管理(酒店管理)专业课程设置沿革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7)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一、教育信息化对教师专业发展提出了新要求
        二、TPACK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核心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TPACK概念界定
        (二)TPACK各构成因子
        二、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二)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三)教师知识结构理论
    第五节 文献综述
        一、TPACK理论内涵相关研究
        二、TPACK测量工具相关研究
        三、TPACK影响因素相关研究
        四、TPACK提升策略相关研究
        (一)开发专门的TPACK培训课程
        (二)进行专业化的教学设计
        (三)创设技术感知环境
        五、对已有研究的评价
第一章 师范生TPACK调查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师范生TPACK调查设计
        一、问卷设计
        二、访谈提纲设计
        三、课堂观察表设计
    第二节 师范生TPACK调查实施
        一、问卷调查
        二、访谈实施
        三、课堂观察
第二章 师范生TPACK现状分析
    第一节 师范生TPACK现状
        一、师范生TPACK各维度情况
        二、师范生TPACK现状的差异
        三、职业认同情况
    第二节 TPACK培养情况
        一、课程设置情况
        二、教师指导情况
        三、教育实践情况
        四、TPCK影响因素
    第三节 调查结论及分析
        一、师范生TPACK整体水平不高
        二、师范生TPACK水平存在差异
        三、师范生TPACK培养力度有待加强
第三章 师范生TPACK的提升策略
    第一节 提高师范生技术认同感
        一、强化师范生TPACK信念
        二、创建师范生TPACK协作学习小组
    第二节 基于TPACK进行课程设置
        一、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目标及原则
        二、信息化教学课程设置内容
    第三节 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素养
        一、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探索有利于TPACK培养的教学模式
        三、配置专职人员提供技术支持
    第四节 丰富创新教育实践的形式
        一、创设校内技术感知环境
        二、合理规划校外教育实习
        三、加强实习期间对师范生的技术支持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量表
    附录2 访谈内容框架
    附录3 师范生教学活动观察表
致谢
读硕期间论文发表目录

(8)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设计型学习活动设计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设计型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改革现状
    三、研究内容、目的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方法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一、概念界定
        (一)设计型学习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
    二、理论基础
        (一)知识转化理论
        (二)TPACK理论
第三章 探索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形成机制
    一、从知识转化的角度分析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
        (二)知识转化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系探究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局限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局限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难点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型学习活动的设计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分析
        (一)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二)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三)课程教学对象分析
    二、设计型学习活动的设计
        (一)设计型学习活动模型分析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型学习活动设计
第五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型学习活动实践
    一、课程学习前的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
        (一)前测问卷设计
        (二)前测问卷数据收集及分析
    二、设计型学习活动实施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第六章 设计型学习活动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效果反馈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效果分析框架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前后测比较
    三、在线学习效果分析
        (一)在线讨论发帖质量分析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评价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技术相关维度得到明显提升
        (二)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设计型学习活动能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三)展示分享环节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学习
        (四)课程建设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历

(9)高校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调查研究 ——以Z大学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目的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相关概念界定
        1.课程教材
        2.教材管理
    (四)文献综述
        1.“高校教材管理”相关文献趋势分析
        2.已有研究的分类综述
        3.研究述评
    (五)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本科课程教材管理调查的设计实施
    (一)调查框架
    (二)调查工具
        1.问卷部分
        2.访谈部分
    (三)调查对象
        1.选取研究对象的原则
        2.研究对象具体情况(试测问卷)
        3.研究对象具体情况(正式问卷)
    (四)调查伦理
二、本科课程教材管理调查的结果分析
    (一)教材管理总体情况
    (二)教材选择情况
        1.教材选择权
        2.教学适用水平
        3.不同语言教材的选择
        4.不同载体教材的选择
    (三)教材开发情况
        1.教材更新速度
        2.自编教材的质量
        3.自编教材使用率
        4.自编教材政策宣传
    (四)教材使用情况
        1.本科教学是否需要教材
        2.教师教材使用方式
        3.教材内容与课时量
    (五)教材评价情况
三、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特点与问题
    (一)Z大学教材管理的突出特点
        1.充分尊重教师选择教材的自由
        2.教材选用程序规范
        3.教材与教学适配性高
        4.教材使用方式灵活
    (二)教材管理的问题所在
        1.教材选用质量参差不齐
        2.新形态教材开发困难重重
        3.“新高考”突显教材遴选难度
        4.教材评价标准有待完善
        5.教材管理工作效率低下
四、优化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对策思考
    (一)严把教材选用质量关
        1.选用高水准优质教材
        2.建立反馈机制淘汰劣质教材
        3.提高教材管理队伍的素质水平和业务能力
    (二)强化新形态教材的建设
        1.构筑数字化教育生态环境
        2.创建支持新形态教材的教学模式
        3.构建新形态教材立体化发展模式
    (三)鼓励教师编写教材讲义
    (四)优化教材评价激励机制
        1.教材评价机制的构建
        2.教材激励机制的构建
    (五)有效提升教材管理工作效率
        1.教材管理人员素质能力提升路径
        2.完善教材管理信息化系统
参考文献
附录1:Z大学本科教材管理调查问卷(教师问卷)
附录2:Z大学本科教材管理调查问卷(学生问卷)
附录3:Z大学本科教材管理访谈提纲(管理人员)
附录4:Z大学本科教材管理访谈提纲(专任教师)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10)基于TPACK的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教师知识发展研究现状
        二、基于TPACK的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研究现状
        三、教育技术课程教学研究现状
        四、研究现状述评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技术路线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TPACK
        二、教育技术课程
        三、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理论
        二、教学设计理论
        三、案例式教学理论
        四、项目式学习理论
第三章 基于TPACK的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模式构建
    第一节 化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现状分析
        一、调查样本基本信息分析
        二、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水平分析
        三、影响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因素分析
        四、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途径
    第二节 基于TPACK的教育技术课程教学内容重组
        一、教学内容分析
        二、教学内容重组
    第三节 教育技术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
        一、构建依据
        二、模式构建
        三、模式阐释
第四章 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优化设计与实施
    第一节 教学模式应用的总体设计
        一、教学模式的应用
        二、教学总体设计
    第二节 图像处理软件“套索工具”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套索工具使用的教学设计
        二、套索工具使用的教学实施
        三、教学反思
    第三节 多媒体课件制作“动作路径动画”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自定义动画”教学设计
        二、“自定义动画”的教学实施
        三、教学反思
    第四节 化学学科软件“仿真化学实验室”教学设计与实施
        一、“仿真化学实验室”使用的教学设计
        二、“仿真化学实验室“使用的教学实施
        三、教学反思
第五章 教育技术课程教学优化效果分析
    第一节 基于微课的项目式案例教学效果分析
        一、实验班与对照班前测结果对比分析
        二、实验班前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三、对照班前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四、实验班与对照班后测结果对比分析
    第二节 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分析
        一、科学探究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第三节 化学教师实践教学情况跟踪测试
        一、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评测量表的制定
        二、中学化学教师的课堂观察
        三、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
        四、中学化学教师实践教学情况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总结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B 化学教师TPACK能力测试调查问卷
附录C 微课作品评价量表
附录D 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测评量表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成果
致谢

四、试论高校数学公共课教材的构成(论文参考文献)

  • [1]大学生公共课学习兴趣的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J]. 王天平,麻婷,刘旖旎. 天津市教科院学报, 2021(03)
  • [2]高校硕士研究生隐性逃课问题研究 ——以H省高校调查为例[D]. 毕凯.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基于设计学习的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究[D]. 刘佳伟.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4]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D]. 秦冰馥.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5]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D]. 吴婧婷. 西南大学, 2021(01)
  • [6]旅游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发展演变研究 ——以上海旅游高等专科学校为例[D]. 李新月.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7]师范生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提升策略研究 ——以M大学为例[D]. 张健. 喀什大学, 2021(07)
  • [8]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设计型学习活动设计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D]. 王驰.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9]高校本科课程教材管理的调查研究 ——以Z大学为个案[D]. 武姗姗.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10]基于TPACK的中学化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研究[D]. 李慧慧. 云南师范大学, 2020

标签:;  ;  ;  ;  ;  

论高校普通数学课教材的构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