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驻科索沃美军基地

参观驻科索沃美军基地

一、探访美军驻科索沃营地(论文文献综述)

靳晓哲[1](2020)在《当代东南亚分离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治理 ——理论探究与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说明

刘美[2](2017)在《非政府组织(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社会的发展,公众参与逐渐成为我们身边的日常。非政府组织(NGO)作为公众参与的主力军之一,积极参与到社会各项事业当中。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因其综合性的特点,涉及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等跨学科的研究,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本文旨在研究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借鉴优秀经验,结合我国保护现状开展保护实践,在既有资料和案例的分析基础上尝试搭建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模型,同时为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寻求新的思路和实践方向。国外NGO较早的参与到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来,其公民社会的成熟和民主政治制度的实施为其参与保护准备了必要条件。我国1922年,考古研究所的成立标志着我国NGO参与文化遗产保护的开始,经历三个阶段,发展一波三折。目前NGO参与保护形式多样,缺乏机制建设,工作模式不够规范;同时在不断发展中已经形成了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持续为建筑遗产保护事业持续做出贡献。论文结合建筑遗产保护与管理理论,从非政府组织角度将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际案例的进行分析,归纳总结其实践模式以及存在的问题:首先,通过采用文献调研(研究成果和网络信息)、参与实践与人物访谈、对比分析和归纳总结以及跨学科的研究方法进行研究和分析。发现目前学术界对NGO参与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的空缺。其次,本文详细对各国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进行分析,总结其突出特点和优秀经验;并且对跨国组织参与下的世界遗产保护体系进行梳理总结,主要包括各组织的成立与发展,世界遗产保护网络框架以及保护实践成果等。在此基础上,结合我国国情,从NGO参与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分类进行梳理归纳,发现存在的问题和机遇,总结NGO参与保护的优势以及思考NGO参与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机制的建设。最后,在理论的研究基础上,对“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贵州屯堡工作营”的特点及保护实践模式进行解析,分析总结其保护建筑遗产的优势和问题。研究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实践模式对有助于搭建完整的建筑遗产保护体系,为文化遗产保护凝聚更多社会力量的同时,也为今后的理论和实践工作起到抛砖引玉和借鉴作用。让NGO成为遗产保护中的助力成员,同时为建筑遗产保护研究又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张辉[3](2017)在《国际舆论引导中的公共关系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舆论既是国家形象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软实力的重点要素。正面舆论凝心聚力,促进社会健康发展,负面舆论颠倒黑白,甚至引起社会动荡,祸国殃民。舆论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列入安全的战略地位。在全球化带来国际交往日益密切的背景下,在互联网和高度发达的传媒技术时代,国际舆论和国内舆论界限日趋模糊、相互交织和相互影响,蔓延迅速,其中不乏诸多负面舆论。面对这种局势,不仅通过媒体进行引导,而且需要利用公共关系的思维和策略去引导国际舆论。公共关系对于推动软实力的发展日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公共关系策略如何引导国际舆论,从而为国家提供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是本论文研究的问题。本论文以国际关系学为出发点,结合传播学和管理学,从公共关系学的角度,建立公共关系策略体系模型:公关目标-运行机制-传播策略-效果评估,其中传播策略包括新闻发言人、游说、国际事件策划、媒体公关等。笔者选取伊拉克战争和南海仲裁案例探究公共关系如何引导国际舆论,通过对美国和中国的官方文件、领导人讲话、专家学者的声音、媒体报道与评论等内容进行深度分析和对比研究。2003年3月20日,美国政府以伊拉克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邪恶轴心国”给美国和国际社会带来威胁为理由,发动了伊拉克战争。但是在国际社会存在美国推行单边主义和霸权主义、伊拉克并不生产和藏匿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萨达姆与“基地组织”没有直接的关联、美国无法解放伊拉克人民等负面国际舆论。为了建立美国的军事行动“合法性”,减少反美情绪,美国政府通过游说、新闻发言人、媒体和国际事件策划来引导国际舆论。通过公关,美国的反恐行动得到了一些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基本达到预期目标。自2013年1月菲律宾单方面启动南海问题争端的仲裁以来,南海局势日趋紧张,尤其在2016年。在国际社会,存在南海断续线缺乏国际法依据、南海没有航行自由、中国必须接受“合法”、“公正”的仲裁结果等对中国不利的国际舆论。为此,中国政府通过新闻发言人制度、游说和媒体等手段来争取国际舆论支持。通过公关,不仅让菲律宾等南海权益声索国和美国、日本等域外国家公众对南海问题的归属有进一步地正确认知,而且中国的行动不是挑衅,而是扞卫自己的正当利益,维护南海地区和平与反对霸权。在结论部分对美国和中国的公关策略进行了对比分析,并对当前中国“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公关提供借鉴和参考。

邱文君[4](2012)在《金三角华侨华人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文中提出众所周知,世界上80%的华侨华人生活在东南亚地区。战后,随着东南亚国家摆脱西方殖民统治,纷纷独立建国,在新中国的鼓励下,为适应新的国际形势的变化,大部分华侨不得不放弃中国国籍,选择了加入当地国籍,取得所在国国家合法公民的地位。然而,在东南亚泰国、缅甸和老挝交界处的“金三角”地区,却生活着一大群特殊的华侨华人。他们曾经惊动地区局势,吸引着世界的目光,但就像飞逝的流星,很快他们又被人们所遗忘。他们的身份特殊,有些已经获得了公民证,却得不到完整的公民权。有些被刻意区别于其他华侨华人,被定义为土着少数民族。“金三角”地区与我国云南相邻,同时也是世界最主要的毒品产区。其稳定与否对我国西南安全与发展有着不小的影响。出于对同胞的关心,出于对我国国家利益的思考,在应对本地区的侨务问题上,对于既往我国的侨务政策不得不进行反思,并制定出应对之策,这也是本研究的出发点所在。希望能通过研究,能促进当地华侨华人所面临问题之解决,同时切实的维护中国的国家利益。

张学琼[5](2010)在《当代中东库尔德问题》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全球范围的第三次民族主义浪潮高涨。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没有自己国家的民族,库尔德人争取自治或独立的斗争更加活跃。从1991年海湾战争到2003年伊拉克战争,从土耳其越界追剿PKK到土耳其加入欧盟,中东库尔德问题日益成为国际关注的焦点。事实上,库尔德问题由来已久,迄今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库尔德人长时间的民族主义运动贯穿了中东现、当代史。而自一战结束、奥斯曼帝国崩溃,库尔德人被分割到中东四个国家以后,库尔德问题就不仅挑战所在国内政,又深刻地影响着地区和国际关系。1958年伊拉克“七月革命”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国、1967年的阿以“六·五”战争和1973年的“十月战争”、1979年的伊朗伊斯兰革命和1980-88年的两伊战争等,许多对中东有关国家乃至整个中东地区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中,都可以看到库尔德问题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要真正全面、深入地了解中东地区,对库尔德问题的研究必不可少。加强对该问题的研究,有助于了解中东地区和中东主要国家的历史、现状及未来走向;有助于把握中东地区和国际政治格局,预测地区与国际关系的发展趋势;对中国发展同有关国家的关系、制定中国的有关对外政策也有重要意义。作为世界上重要的民族问题之一,库尔德问题的一些现象和规律,具有普遍意义。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研究该问题,对认识和处理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民族问题(包括我国的民族问题),也会有启示意义。目前国内学术界对中东库尔德问题的系统研究基本上还是空白,发表的论文屈指可数,尚无公开出版的专着。《当代中东库尔德问题》的写作以查阅英文文献资料为主,运用有关的民族主义理论和国际关系理论,以时间为经、以空间(库尔德人所在国)和重大历史事件为纬展开,包括历史回顾、现状分析以及对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展望,力图对中东库尔德问题的由来、发展、现状和走向作较系统、全面的梳理和审视。

赵雪波[6](2005)在《战地记者论》文中认为战地记者早于 19 世纪初就在欧洲诞生了,迄今已经有 200 年的历史。一部战地记者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部近现代新闻传播发展的历史。战地记者贯穿了整个近现代新闻史,也贯穿了 200 年来的战争史。战地记者的历史实际上是一部独特的新闻史,也是一部独特的战争史。研究世界近现代新闻史必然会涉及到战地记者的内容,研究 200 年来的战争史总是会看到隐藏在战争之后的战地记者们的身影,而研究战地记者的问题,则会掌握许许多多我们在阅读新闻史和战争史时所不曾注意的知识和问题。有关战地记者的文字在战地记者出现以后不久就出现了,不过主要是战地记者自己的日记和回忆。比如亨利·克雷布·鲁宾逊的日记、回忆和书信集,威廉·霍华德·拉塞尔的自传体回忆录等。按照目前所掌握的材料,由他人负责的历史纪录工作和研究工作迟至上世纪中叶才开始。不过在后来的 50 年时间里,这方面的着述和文字迅速增加,现在累积的量可以说是汗牛充栋了。战地记者在中国出现的时间较西方出现的时间晚一些,不过也是随着近代中国报业的出现就出现了,这说明战地记者作为一种特殊的记者总是与新闻事业共生的。19 世纪末期,中国开始进入任人宰割的灾难时期,外族入侵战争不断,这客观上为中国战地记者的诞生提供了历史环境。在中国,最早的战地记者是谁还是一个谜,但是在辛亥革命和北伐战争之后,战地记者的形象逐渐明朗起来了。从北伐战争开始,中国涌现出了许多可称可指、可圈可点的战地记者。抗日战争和国内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军队报纸配备了众多的战地记者。这些战地记者是一群特殊的战地记者,他们随军行动,一手拿枪,一手拿笔。既要打仗,还要写作。他们的使命是揭露敌人残暴,宣传自己的政策。树立起了一种特殊的战地记者的形象。中国战地记者从一开始就注定要有与众不同的特点。以前,没有中国国内关于战地记者的专门着述,只有零星的有关记载和文字散见于一些着作中。只是从上世纪末的时候,才出现了一两本关于战地记者的史料着作。人们对战地记者的认识几乎是陌生的。在世纪末发生的几场战争中,中国国内电视媒体开始派出自己的战地记者,这引起了国人的注意。2003 年上半年发生的伊拉克战争一下子使得战地记者的问题成为中国新闻业的一大焦点,也成为中国新闻业的一大事件。但是事情的起因不是因为我们派出了战地记者和战地记者的表现优秀,而恰恰是因为我们在战争爆发之际撤出了原先驻扎在战区的记者。凤凰卫视女记者冒死进入战场之后,对战地记者的关注和争论迅速升温。争论的议题实际上已经超出了战地记者本身,而达到了社会精神、道德、风气的高度。所有的故事发生在媒体上,发生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然而,在网络世界里对战地记者展开激情四射的争论的同时,学术界却始终对此问题保持沉默,凸现中国国内感性与理性较量中的不平衡。这对于中国国内学术界实在是一种炙烤。在此背景下,开展战地记者研究就具有了十分重大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丹尼斯·斯蒂尔,王健,陈宇[7](2003)在《探访美军驻科索沃营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1999年北约对南联盟的军事行动结束后,美军在科索沃地区仍然保留着一定数量的维和部队,执行边检、缉私等任务。在科索沃边界地区,星罗棋布地散落着许多美军营地。这些营地一般规模不大,但是却发挥着重要作用。滚石营地、雷电营地和班德斯蒂尔营地是其中3个主要营地。作为美军海外部队的一个缩影,现在我们一起去看看营地内美军士兵是如何工作和训练的。 滚石营地 滚石营地(Camp Rock)坐落在科索沃与马其顿共和国的边界,由美军第1机械化步兵师第18步兵团第1营C连负责驻守。这个偏远的营地规模很小,美国陆军中尉就是

二、探访美军驻科索沃营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探访美军驻科索沃营地(论文提纲范文)

(2)非政府组织(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NGO参与”相关概念
        1.2.2 公众参与中的NGO起源和发展
        1.2.3 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相关理论
        1.2.4 国外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1.2.5 国内NGO参与下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研究现状
    1.3 研究范围及内容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2 NGO参与下的国外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经验
    2.1 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社会基础
        2.1.1 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起源
        2.1.2 公民社会的发展
        2.1.3 民主政治的实施
    2.2 欧洲国家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经验
        2.2.1 英国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2.2 法国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2.3 西班牙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3 美国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与经验
        2.3.1 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历程
        2.3.2 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
        2.3.3 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NGO类型及成效
    2.4 日日本等东亚地区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历程与经验
        2.4.1 日本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4.2 韩国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4.3 柬埔寨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2.5 本章小结
3 跨国NGO参与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3.1 《世界遗产公约》与世界遗产保护
        3.1.1 《世界遗产公约》的解读
        3.1.2 UNESCO引导下的世界遗产保护
    3.2 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基础框架
        3.2.1 世界遗产保护组织的成立
        3.2.2 世界遗产保护组织框架
    3.3 参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跨国NGO成果和经验
        3.3.1“先导型”跨国NGO参与下的国际建筑遗产的保护
        3.3.2“研究型”跨国NGO参与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3.3.3“专项型”跨国NGO参与下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
    3.4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3.4.1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基本概况
        3.4.2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对建筑遗产的保护
        3.4.3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的主要工作成果
    3.5 本章小结
4 NGO参与下的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模式
    4.1 NGO参与我国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历程
        4.1.1 第一阶段:1922 年——1995 年,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雏形期
        4.1.2 第二阶段:1995 年——2004 年,NGO概念被引进和增长曲曲折期
        4.1.3 第三阶段:2004 年——至今,蓬勃发展期
    4.2 近十年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实践形式
        4.2.1 “科研型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4.2.2 “民间型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4.2.3 “社区型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4.2.4 “专项型NGO”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
    4.3 我国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存在的问题和机遇
        4.3.1 存在的问题
        4.3.2 对策的设想
    4.4 NGO参参与建筑文化遗产保护的优势
        4.4.1 相较于政府参与的优势
        4.4.2 相较于个人和企业参与的优势
        4.4.3 自身参与的优势
    4.5 我国NGO参与的机制建设思考
        4.5.1 政策机制的深化改革
        4.5.2 法律机制的加强完善
        4.5.3 教育机制的完善
        4.5.4 管理机制的创新建立
    4.6 本章小结
5 NGO参与下的建筑遗产保护案例分析—贵州屯堡工作营
    5.1 屯堡工作营的起源
        5.1.1 工作营的基本概念
        5.1.2 屯堡工作营的起源
    5.2 屯堡工作营相关组织基本概况
        5.2.1 上海阮仪三城市遗产基金会对工作营的发起
        5.2.2 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工作的开展
        5.2.3 中国城乡遗产保护志愿者工作营的工作成果
    5.3 贵州屯堡工作营参与建筑遗产保护
        5.3.1 以“建筑遗产保护”为目标的工作营活动
        5.3.2 以“修旧如旧”为保护原则的保护修复设计
        5.3.3 以“宣传教育”为目的的保护修复施工
    5.4 工作营优势分析
        5.4.1 全民参与的保护实践
        5.4.2“功能置换”保护和利用传统民居建筑
        5.4.3 学习国外NGO参与建筑遗产保护模式
        5.4.4“传习”带动当地文化经济的发展
    5.5 工作营的不足
    5.6 本章小结
6 结语和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部分组织官方网址
    C. 作者论文期间参与实践
    D. 组织信息梳理

(3)国际舆论引导中的公共关系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的提出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梳理
    第三节 研究问题、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第四节 文章结构
第二章 国际舆论、公共关系、国际公关、公关策略的概述
    第一节 舆论与国际舆论
    第二节 公共关系与国际公共关系
    第三节 软实力
    第四节 策略和公共关系策略
    小结
第三章 国际公关策略的分析框架
    第一节 国际舆论引导需要公共关系
    第二节 公共关系策略模型
    小结
第四章 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国际公关
    第一节 美国反恐的背景
    第二节 伊拉克战争的国际舆论
    第三节 美国在伊拉克战争中的国际公关策略
    第四节 公关评估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在南海仲裁案中的国际公关
    第一节 南海仲裁案的背景和过程
    第二节 关于南海仲裁案的国际舆论
    第三节 中国在南海仲裁案中的国际公关策略
    第四节 公关评估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第一节 研究结果
    第二节 研究思考
    第三节 研究的不足
    第四节 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启示
参考文献

(4)金三角华侨华人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
    1.3 研究方法
    1.4 论文的架构
    1.5 对几个概念定义的界定与说明
第2章 金三角华侨华人的历史及现状
    2.1 金三角华侨华人情况概述
        2.1.1 缅北华人概况
        2.1.2 泰北华侨华人概况
    2.2 缅北华人自治区历史发展的几个阶段
        2.2.1 果敢的土司时代及其消亡
        2.2.2 战乱及四特区的建立
        2.2.3 缅北华人特区的变局
    2.3 泰国北华人社区构成及职业
        2.3.1 泰北华人聚居区的人群构成
        2.3.2 泰北华人社区的主要职业
第3章 两地的发展模式及问题
    3.1 两地的经济产业与问题
        3.1.1 毒品贸易
        3.1.2 博彩业发展及其问题
        3.1.3 旅游业与其他经济产业的发展
    3.2 政治身份问题及其影响
        3.2.1 不完整的公民权
        3.2.2 政治身份的认同
    3.3 中国与金三角华人社群的关系
        3.3.1 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关系
        3.3.2 中国与该地区华人社区的政治关系
        3.3.3 中国与金三角华人社群的经济联系
第4章 对中国侨务政策的若干思考与建议
    4.1 关于“金三角”华侨华人问题的三点具体建议
    4.2 双重国籍政策之探讨
        4.2.1 中国国籍政策出台之背景
        4.2.2 中国国籍政策的挑战与应对
    4.3 中国不干涉内政政策与护侨
        4.3.1 不干涉内政政策提出的背景
        4.3.2 不干涉政策在新时期遇到的挑战
        4.3.3 建设性介入与护侨
    4.4 两岸携手护侨之探讨
        4.4.1 两岸侨务政策的演变
        4.4.2 两岸合作共同维护侨民的利益
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5)当代中东库尔德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国内外研究状况述评
        (一) 国内
        (二) 国外
    二、本文的研究过程及框架内容
第一章 库尔德问题的由来
    第一节 库尔德民族概况
        一、人口与分布
        二、语言、宗教及社会
        三、起源及早期历史
    第二节 库尔德民族主义的诞生
        一、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兴起
        二、库尔德民族主义思想的产生与发展
        三、从《色佛尔条约》到《洛桑条约》
        四、摩苏尔问题
第二章 中东四国的库尔德问题
    第一节 土耳其
        一、凯末尔库尔德民族政策的演变
        二、20 世纪20、30 年代的库尔德运动
        三、二战后库尔德民族运动的复兴
        四、PKK 暴力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
        五、土耳其的库尔德政策
    第二节 伊拉克
        一、马哈茂德教长叛乱
        二、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发展
        三、毛拉穆斯塔法·巴尔扎尼时代
        四、伊拉克的库尔德政策
    第三节 伊朗
        一、西姆科叛乱
        二、礼萨汗对库尔德部落的征服
        三、马哈巴德共和国
        四、陷于低潮的库尔德运动
        五、伊斯兰革命与库尔德民族运动
    第四节 叙利亚
        一、法国托管时期
        二、叙利亚阿拉伯民族主义兴起时期
        三、复兴党政权与库尔德人
        四、叙利亚的库尔德政策
第三章 库尔德问题与中东四国间的关系
    第一节 土耳其—伊拉克
        一、从一战后到冷战结束
        二、海湾战争后
        三、伊拉克战争后
    第二节 土耳其—伊朗
        一、从一战后到二战后
        二、伊朗伊斯兰革命和两伊战争期间
        三、海湾战争后
        四、两国关系的改善及日趋复杂的库尔德问题
        五、伊拉克战争前后
    第三节 土耳其—叙利亚
        一、哈塔伊/亚历山大勒塔省的归属争端
        二、水资源分配争端
        三、叙利亚与PKK
        四、土以结盟与土叙临战
        五、土耳其—叙利亚关系的改善
    第四节 伊朗—伊拉克
        一、1958 年前到1968 年
        二、第二次伊拉克复兴党政权到1975 年
        三、伊朗伊斯兰革命和两伊战争
        四、从海湾战争到伊拉克战争
第四章 冷战后的中东库尔德问题
    第一节 海湾战争后的伊拉克库尔德问题
        一、海湾战争与伊拉克北部库尔德人起义
        二、“安抚行动”
        三、库尔德人与巴格达的自治谈判
        四、库尔德地区选举
        五、KDP-PUK 冲突与外部势力的调解努力
    第二节 土耳其库尔德运动的发展与土耳其加入欧盟
        一、海湾战争后的土耳其库尔德运动
        二、伊拉克战争后的土耳其库尔德运动
        三、库尔德问题与土耳其加入欧盟
    第三节 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发展与伊拉克战后重建
        一、伊拉克库尔德人的联邦主义构想
        二、战后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发展
        三、2005 年的伊拉克大选
        四、伊拉克库尔德民族主义的前景
    第四节 伊朗和叙利亚的库尔德运动
        一、伊朗
        二、叙利亚
结语
    一、当代中东库尔德运动的几个主要阶段
    二、中东库尔德问题发展、演变的主要原因
    三、独立的大库尔德斯坦的前景
    四、中东库尔德问题的出路
参考文献
后记

(6)战地记者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文献综述
第一章 什么样的记者是战地记者?
    第一节 对战地记者的传统认识
    第二节 战争含义辨析
    第三节 战地记者的定义
第二章 中外最早的战地记者
    第一节 外国最早的战地记者是谁?
    第二节 中国战地记者探源
第三章 战地记者必须具备的素质
    第一节 不怕死
    第二节 不怕苦
    第三节 不怕压
    第四节 不造假
    第五节 个人能力
第四章 保护战地记者的生命安全——国际社会不可推卸的责任
    第一节 树立参战各方保护战地记者的意识、责任和义务
    第二节 改进和完善保护战地记者的国际条约
    第三节 加强战地记者的自我保护意识和措施
第五章 真相重要,还是国家利益重要?
    第一节 什么是真相?什么是国家利益?
    第二节 真相与国家利益的矛盾
    第三节 如何正确理解真相与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
第六章 为什么当代中国出不了世界知名的战地记者?
    第一节 当代中国没有世界知名的战地记者
    第二节 为什么当代中国出不了世界知名的战地记者?
    第三节 当代中国怎么才能产生世界知名的战地记者?
参考文献

四、探访美军驻科索沃营地(论文参考文献)

  • [1]当代东南亚分离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治理 ——理论探究与案例分析[D]. 靳晓哲. 南京大学, 2020
  • [2]非政府组织(NGO)参与下的建筑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D]. 刘美. 重庆大学, 2017(12)
  • [3]国际舆论引导中的公共关系策略研究[D]. 张辉.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7(01)
  • [4]金三角华侨华人若干问题的研究与思考[D]. 邱文君. 华侨大学, 2012(06)
  • [5]当代中东库尔德问题[D]. 张学琼. 云南大学, 2010(01)
  • [6]战地记者论[D]. 赵雪波. 中国传媒大学, 2005(08)
  • [7]探访美军驻科索沃营地[J]. 丹尼斯·斯蒂尔,王健,陈宇. 环球军事, 2003(01)

标签:;  ;  ;  ;  ;  

参观驻科索沃美军基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